12月29日,17點45分,深圳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決定當日18時起,在全市實行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短短一刻鐘,深圳政府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頒布并實施了這一新政?!耙粋€小時都不給我!一個小時都不給我!”對于驚愕的深圳市民來說,他們還需要些時間來消化。
本文將通過對2014年幾大汽車新政的梳理,幫助讀者更好的從宏觀層面把握全年車市動態以及對未來車市走勢做出預判。
“新能源”專寵
2014年汽車行業政策最高頻詞當屬“新能源”。被認為承繼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的偉大使命,屬于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當仁不讓的受到了較多照顧。截止12月30日,僅14年一年,便有6個關于新能源的較大新政推出。
四部委:新能源車補貼未來5年逐步下調
12月30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與發改委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2016—2020年期間,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2017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10%,2019年補助標準在2017年基礎上再下降10%。
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資質明確
1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意見稿要求新建企業只能生產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其他乘用車(包括增程式電動乘用車),不能生產任何以內燃機為驅動動力的汽車產品。意見稿明確了申請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的條件。
四部委發文鼓勵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11月下旬,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中央財政擬安排資金對新能源汽車推廣城市或城市群給予充電設施建設獎勵。
通知規定,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經濟區成為重點推廣區域。以純電動乘用車作為標準,將其他各類電動車進行比例換算,從而計算推廣數量,進行相應現金獎勵。并將獎勵資金與各城市新能源汽車年度推廣考核結果掛鉤。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
11月4日,發改委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與2011年發布的目錄相比,此次修訂稿大幅縮減了限制類條目。汽車整車制造被劃歸到了限制外商投資的類別當中,新能源關鍵零部件則被納入了鼓勵類。整車合資企業股比仍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的類別當中,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放開股比限制。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指導意見》
7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充電設施建設、積極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推動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加快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八個方面提出30條具體政策措施。新政具體細化到政府采購、減免稅款、執行統一推廣建立技術平臺和考核體系等多個環節。
免征新能源車購置稅
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8月29日,工信部、財政部正式發布了第一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確定了首批符合國家扶植標準的新能源汽車名單。
經銷商翻身把歌唱
14年國家加大力度監管汽車銷售市場,旨在解決經銷商及整車企業的發展不平衡狀況,為經銷商爭取更多的主動權,解除整車企業市場壟斷地位。年內3大政策,讓許多經銷商“喜大普奔”,翻身把歌唱:“是誰幫咱們翻了身吶,巴扎黑!”。
停止實施汽車品牌經銷商備案
7月3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了《工商總局關于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
放開平行進口
11月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第五條明確要求進一步優化進口環節管理。調整汽車品牌銷售有關規定,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征稿修訂
12月中旬,在北京召開的《品牌管理辦法修訂座談會》,討論了《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新稿修訂完畢后,將于2015年正式實施。
整車企業對經銷商授權從一年一簽,改為5年一簽,并可自動續約;新政去掉了汽車“品牌”二字的捆綁,這也意味著未來或將放開非授權經營;更為實質性的是,新政打破了以豪車品牌為代表的進口車總經銷商制度。經銷商們可越過總經銷進貨,無需獲得廠家授權,實現海外直購。
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政策之手同樣伸向了新車、老車、二手車,這其中包括:新車免檢稅要上,二手車評估等級化,同時規定了老舊汽車何時下崗,以及退休撫恤金怎么發等事項。新政進一步明確了百姓在購車,換車,處置車的各個環節的規范標準,將惠民之舉落到實處。
實施核定購置稅
1月1日起,稅務總局依托電子信息平臺,自動采集每輛車的價格信息,核定、下發最低計稅價格。指導價格或可實現即時更新。消費者購買新出廠的促銷車型,能夠享受新政策利好。
11月中旬,國家稅務總局公布《車輛購置稅征收管理辦法》,并決定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對車輛購置稅的上稅期限,應稅計算方式以及最低應稅價格的核定方式,新規都進行了調整。
新車免檢政策出臺
5月16日,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公布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自2014年9月1日起,試行6年以內的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免檢制度,每2年定期檢驗一次即可。此次公布的免檢車型中不包括越野車、小型微型普通載客汽車、重中型貨車。
新政策共有18項措施與以往有較大區別,擴大新車上牌免檢范圍,異地檢驗無需辦委托檢驗手續;禁止政府部門及社會團體開辦檢驗機構,相關關系人不得參與機構經營等。
實施二手車評估政策
去年12月31日,質檢總局、標準委發布了《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這項二手車評估“國標”在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政策明確規定二手車交易必須指定合法的第三方機構對二手車鑒定評估,并將評估內容和結果以量化數據展現,同時制定車輛危險等級。交易時賣方必須出示交易車輛的清單數據,使得消費者對交易車輛有完整的了解。
老舊汽車報廢標準出臺
2月10日,財政部、商務部發布了《2014年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范圍及標準》。與2013年相比,政策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報廢汽車的使用年限,新政要求“使用10年以上(含10年)且未達到規定的使用年限”;二是申領補貼的條件,新政要求符合條件的汽車報廢并當年購買新車。新政策在補貼金額上仍為1.8萬元,沒有變化。
將環保進行到底
2014年,環保一詞熱度極高,國家在政策促進“新能源”、“純電動”推廣的同時,沿襲一貫的油耗極環保產品檢測,立志將環保進行到底。
加強機動車環保產品一致性檢查
5月28日,計監委發布《加強機動車環保產品一致性檢查關于加強機動車環保產品一致性檢查有關工作的通知》,對輕型、重型柴油車生產企業及產品進行重點排查;對風險高發、產業比較集中地區進行重點監控;現場檢查污染排放控制關鍵部件是否齊備。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依據強制性產品認證相關規定嚴格處理。
加強油耗限值管理
5月7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工信部同期公示了《2013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在79家國產乘用車企業中,有22家沒有達標;25家進口車企中12家沒有達標,另有7家企業未遞交《2013年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執行情況年度報告》。文件列出七條有關事項,四條針對不達標企業采取嚴厲懲罰措施。
公車改革方案實施
“攘外必先安內,服人必先正己”。習大大上臺以來,大開公務員之刀,公車改革方案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國家公職人員廉政建設,制約各界的不正之風,這也為車企內部廉潔建設作出了表率。希望明年不會再看到,某某車企領導被紀檢委調查的消息。
小編還想弱弱的問一句,北京的公務員以后做公交地鐵上班,會不會像小編一樣上班遲到,要知道北京公共交通已經堵出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公車改革方案實施
7月16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此次車改方案制定過程中,較為核心的問題是補貼標準的制定、車輛處置以及司勤人員的妥善安置。保留必要的機要通信、應急、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和符合規定的一線執法執勤崗位車輛及其他車輛。
2014年的最后一天,小編僅以此文,與大家一同回顧即將逝去的2014汽車行業政策,希望2015年新政到來之前都能打個招呼,別讓群眾們措手不及。發文之際,小編仍然有些擔心,會不會又出新政,即刻生效,連中國移動月末最后一天都不辦理業務的。